鱼我所欲也:读孟子名篇,探寻人生真谛15


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虽仅百余字,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文章开篇抛出“鱼我所欲也”和“熊掌亦我所欲也”的看似矛盾的命题,引出对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的探讨。

孟子认为,作为人,自然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望,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当不同的欲望发生冲突时,该如何抉择?“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面对取舍,孟子主张以义为重,宁可舍弃物质上的满足,也不能违背道德原则。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私欲,更在于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志向。

孟子进一步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千古名言诠释了“舍生取义”的崇高境界。在生死关头,保全性命固然重要,但当义不容辞之时,舍己为义才是真正的人生归宿。孟子提倡“大丈夫有所不为也”,虽死犹荣;“大丈夫有所守也”,即便身处险境,也绝不妥协。

孟子所说的“义”,并非狭隘的道德条条框框,而是普世的仁爱、公正、诚信等价值观。坚持“义”,就意味着心系苍生,为社会、国家贡献力量。孟子曾言,“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把助人为乐作为人生追求。在其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单单在于个人的享受,更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鱼我所欲也》一文启示我们,在面对欲望与选择时,应以人为本,以义为准绳。人生道路上,会有各种诱惑和艰难险阻,但唯有用道义照亮前路,方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价值。孟子的思想穿越千年,仍能为当今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引领我们追求更有意义、更有担当的人生。

2024-12-04


上一篇:《创造宣言》读后感:文学革命的呐喊与启蒙

下一篇:断舍离的启示:释放心灵,拥抱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