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从平凡中汲取力量——读后感61


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节目《榜样》系列,以其朴实真挚的叙事风格和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弦。它并非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对时代楷模的真实展现,引发人们对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深入思考。作为一名中国文学研究者,我观看《榜样》系列节目后,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敬佩和感动,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当代中国精神内核的全新认识。

节目中的每一个榜样,都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人物,而是来自各个领域、不同岗位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是默默耕耘在田野间的农民,或许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或许是潜心科研的科学家,又或许是守护边疆的军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这种平凡中的伟大,正是《榜样》系列最令人动容之处。它打破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刻板印象,将“英雄”的称号赋予了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人。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榜样》系列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叙事策略的巧妙运用。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人物的功绩,而是通过讲述人物的成长经历、工作细节和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节目中大量的影像资料、人物访谈和细节描写,如同一部部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榜样们的人格力量,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认同。

例如,某一期节目中展现的基层干部事迹,就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位干部扎根农村几十年,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并非拥有超人的能力,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共产党人朴实无华却又无比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与中国传统文学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故事,如同一部现实版的《愚公移山》,以其执着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鼓舞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再如,那些在抗击疫情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他们的故事则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的形象,如同中国传统文学中那些舍生取义、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展现了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抗疫史诗,更是一部关于勇气、奉献和爱的赞歌。

《榜样》系列节目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部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它通过对榜样事迹的展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规范。这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化功能不谋而合。中国古典文学历来重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塑造,许多作品都以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为目的。而《榜样》系列节目,则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以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延续了这种教化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观看《榜样》系列节目,让我对中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体现在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的无私奉献之中。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榜样”,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平凡的岗位做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而言之,《榜样》系列节目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电视节目,更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和品味的精神食粮。它通过对时代楷模的真实展现,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中国文学研究者,我将继续关注并学习《榜样》系列节目所传递的精神内核,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09-04


上一篇:《视野》之于当下:一种跨越时空的审美与思考

下一篇:不朽的回响:解读余华《活着》的宿命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