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开头与结尾的艺术与技巧236
读后感,是对阅读作品后个人感受、理解和思考的总结和表达。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不仅需要对作品内容有准确的把握,更需要在开头和结尾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呈现阅读体验,引发读者共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将从中国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深入探讨读后感开头与结尾的写作艺术与技巧。
一、 开头的妙笔生花:引人入胜的开端
读后感的开头,如同文章的引子,其作用在于吸引读者注意力,并奠定全文的基调和风格。一个好的开头,能够迅速将读者带入作品的意境,并引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常见的开头技巧包括:
1. 开门见山式: 直接点明作品名称及作者,并简要概括作品主题或核心思想。这种方式简洁明了,适合篇幅较短的读后感,例如:“鲁迅先生的《呐喊》以其尖锐的笔触,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场景描写式: 从作品中的某个精彩片段或场景入手,以生动的描写吸引读者,并自然过渡到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例如,可以从《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描写开始,引出对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的探讨。
3. 设问式: 以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作为开头,引发读者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展开对作品的分析。例如:“《诗经》中那些动人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4. 引用名句式: 引用作品中的经典语句或名人的评价,作为开头,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并为接下来的分析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例如,引用《红楼梦》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来引出对宝玉和黛玉形象的探讨。
5. 故事导入式: 从一个与作品相关的真实故事或个人经历入手,引发读者对作品的兴趣,并自然过渡到对作品的解读。例如,可以从自己的一次经历入手,引出对《活着》中人性的思考。
选择哪种开头方式,取决于作品的类型、个人的写作风格以及想表达的侧重点。关键在于要做到简洁、凝练、引人入胜,为接下来的论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结尾的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的收束
读后感的结尾,如同文章的总结和升华,其作用在于对全文进行概括,并表达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一个好的结尾,能够使读后感更加完整、有力,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常见的结尾技巧包括:
1. 总结式: 对全文进行简要的总结,重申作品的主题思想,并表达个人对作品的整体评价。这种方式简洁明了,适合篇幅较短的读后感。
2. 升华式: 从作品中获得启示,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升华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例如,从《平凡的世界》中体会到奋斗精神的可贵,并以此激励自己。
3. 展望式: 对作品进行展望,例如对作品的未来影响进行预测,或对作者未来的创作进行期待。
4. 抒情式: 表达个人阅读作品后的真情实感,可以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或批判。
5. 疑问式: 以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作为结尾,留下悬念,引发读者思考。
与开头一样,结尾的写作也需要根据作品内容和个人风格来选择合适的技巧。关键在于要做到自然流畅,避免生硬的总结或突兀的结尾。结尾要与开头相呼应,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使文章更加完整。
三、 开头与结尾的呼应与统一
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开头和结尾应该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如果开头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那么结尾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或进一步探讨。如果开头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那么结尾也可以使用类似的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此外,开头和结尾的语气和风格也应该保持一致。如果开头采用轻松活泼的风格,那么结尾也应该保持这种风格;反之亦然。保持统一的语气和风格,能够使文章更加和谐流畅,读起来更舒服。
四、 中国文学作品读后感写作的特殊性
在中国文学作品读后感写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分析作品时,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在解读《红楼梦》时,需要了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关系;在解读《诗经》时,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观念。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才能写出更有深度、更有见地的读后感。
总而言之,读后感写作的开头和结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读后感的整体效果。通过恰当的技巧和方法,写出引人入胜的开头和耐人寻味的结尾,才能使读后感更加出色,更好地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提升读者阅读的体验。
2025-07-15

初中英语学习:提升阅读能力的经典英文书籍推荐
https://www.snkjpt.com/shujituijian/111928.html

助力企业基业长青: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管理实践的书籍推荐
https://www.snkjpt.com/shujituijian/111927.html

《让路》读后感:在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尊严的沉思
https://www.snkjpt.com/duhougan/111926.html

轻松入门中医:10本好看易懂的中医书籍推荐
https://www.snkjpt.com/shujituijian/111925.html

安徽高考听力备考:精选书籍推荐及学习策略
https://www.snkjpt.com/shujituijian/111924.html
热门文章

重温建党伟业,感悟初心使命
https://www.snkjpt.com/duhougan/21672.html

《家》读后感:巴金笔下的封建家庭悲剧
https://www.snkjpt.com/duhougan/26191.html

司马光砸缸: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https://www.snkjpt.com/duhougan/24548.html

教约解读:福音本质的探索
https://www.snkjpt.com/duhougan/38474.html

《格林童话》读后感:永恒的经典,世代传承的魅力
https://www.snkjpt.com/duhougan/23347.html